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薄公子低调成台湾女婿 23日已在台举办婚礼
警察殴打打人学生,舆论撕裂的背后
你手放哪呢,出生啊
故宫蛇年限定款藏书票,错过再等12年!
“湿冷魔法”攻击!鸟家三合一冲锋衣、羽绒服、软壳裤帮你抵挡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孔东梅:活出自我 | 公益SHE引力
Original
万小军
中国慈善家杂志
2024-09-05
抛开‘
毛泽东外孙女
’‘
陈东升夫人
’
的
标签,她在公益当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
。
孔东梅。摄影/本刊记者 张旭
最近,孔东梅也活成了“热辣滚烫”。
东润公益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东润”)办公室有一面照片墙,上面挂着孔东梅在新疆、江西、四川等地,为资助的孩子发放东润启航奖学金以及家访的合照,照片墙的旁边摆放着普拉提等健身器械。
这似乎代表着最近孔东梅最热心的两件事:公益和健身。这两件事,都让她变得更加轻盈而丰富。
尤其是公益,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“毛泽东外孙女”这个红色的身份,一直让她感到身负使命,责任重大。自从步入公益的门槛之后,她一点点地把这种责任感释放到自己的公益项目当中、那些需要帮助的乡村孩子身上,这让她打开了人生的另一重境界。她告诉记者,每次下乡家访和调研,拥抱那些孩子和老乡,都让她备感幸福,“我一直都是挺开心、挺轻松的状态,一点不觉得累”。
2015年,东润公益基金会成立,从一开始就锚定了长期深耕乡村教育的目标。2017年发起“东润启航奖学金”项目,帮助教育资源滞后地区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。2018年,东润又联合一批知名艺术家推出“东润星尘”项目,旨在培育中国乡村青少年艺术土壤。
去年,东润连续迎来好消息,先是理事长孔东梅获颁“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——慈善楷模”;年底,东润被评为全国性5A级基金会,这是全国性基金会的最高评估等级。
2021年6月,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在四川甘孜开展公益活动,前往藏民家中家访。
公益,乐此不疲
《中国慈善家》:最初做公益,是出于什么机缘?
孔东梅:
我的公益事业从做志愿者开始,有好几位前辈都是我的公益引路人和老师。最早是陶斯亮阿姨,在她和爱尔公益基金会的影响下,我开始慢慢了解公益行业。之后,是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的王平理事长、北京市美疆助学基金会的王小梅理事长,以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卢迈副理事长,我跟着他们的基金会一起进行乡村调研,通过参与公益活动,不仅学习和了解公益行业的做法,同时也多维度理解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现状。
王小梅和她先生刘明康(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)都非常低调,特别简朴。他们的基金会早年都是在地下室办公,一张纸反复用,一根铅笔用到铅笔头。他们去探访老乡,孩子和孩子父母的名字,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,还把孩子们接到北京家里住。他们这种做公益的朴素情怀,给了我很多激励和启发。
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要做乡村儿童的早期干预,把国内外的顶尖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组成工作小组。我们也支持了他们的山村幼儿园项目,这个项目还获得了WISE国际大奖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东润创立之初就确定了乡村教育的核心内容,为什么?
孔东梅:
做公益,就是做社会有需要的事情。我们之所以选择青少年作为公益的对象,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社会的角角落落,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而且作为一个母亲,我看到这些角落里生活着的孩子,看到了他们的需求和渴望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你经常去乡村调研,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比较深刻?
孔东梅:
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民族、不同背景、不同家庭的孩子,他们各有各的喜怒哀乐,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。
我们见到了太多留守的孩子。有一次,我们在湖南乡下家访了一个12岁的男孩。这个孩子学习成绩挺不错的,很要强,也很聪明,但是特别拘谨。他和爷爷奶奶住一起,家里面黑漆漆的。我问,你的父母在哪儿,他们做什么工作?他说,因为疫情,三年了都没有见到爸爸妈妈,特别想爸爸妈妈。我们走的时候,这个孩子还画了一幅画送给我,他跟我说,阿姨我能不能抱抱你,然后我就紧紧地抱了抱他。
我感觉得到,他特别渴望爱,特别希望见到自己的父母。他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比较低,可以想象孩子很难和祖父母有太多的沟通。他多么渴望被爱啊,渴望交流和沟通。
2023年3月,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在湖南开展公益活动,与桑植县贺龙中学受助学生在一起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会不会有特别困难、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?
孔东梅:
做公益,我一直都很愉快。我们花了大概7年时间做“东润启航奖学金”项目,从新疆克州做起,现在已经覆盖全国26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的324个县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。这是我们一个打天下的项目,几年间就把网络铺到全国。
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,我们的公益网络已经成型了。在这个基础上又继续深耕,比如我们又做了“东润星尘艺术扶持体系”,去帮助乡村的小艺术家,帮助乡村孩子们做艺术团,其中也包括城里的打工子弟艺术团。
我也是一路摸索过来的。当时,我了解到委内瑞拉“音乐救助体系”,这是一个针对贫民阶层的社会音乐教育项目,通过免费的音乐训练,帮助贫民窟儿童和问题少年远离毒品和犯罪。这个项目非常成功,有30多万名青少年加入其中学习古典音乐,他们当中诞生了一批音乐家,包括著名指挥家、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古斯塔夫·杜达梅尔。
这个项目给了我很大启发,我和吕思清等热心公益的艺术家们聊,大家都有共鸣,都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项目,我们开始搭建“东润星尘艺术扶持体系”,目的是提升乡村儿童青少年的艺术素养。我们还与中央及各省地方艺术类高等院校合作,数百位教师和大学生定期去乡村进行艺术支教,为孩子们提供专业指导。这一项目受到全国各地1000余个青少年艺术团的积极响应和参与,我们从中选出300多个有潜质的艺术团体,打造“东润星尘艺术团”。我们还充分给予孩子登上舞台展示才华的机会,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绽放自己,自信成长。
你看,有这么多社会力量支持,这是一种双向奔赴,做公益一定要做到这点。打造好这些公益项目是我的梦想,其实也是这些孩子的梦想。所以,做公益以来,我一直都是挺开心、挺轻松的状态,因为这是别人需要的,没有太难的地方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从参与组建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,到创办东润菊香书屋,再到成立东润公益基金会,商业和公益这两种身份和角色,带给你哪些不一样的变化、感受和体验?
孔东梅:
有过做企业的历练之后,你就会知道开头要开得比较顺利,不要做难度太大的事情。我们花了7年时间来铺开“东润启航奖学金”项目,最后它上面结出来一个个果实,这背后就是有一个商业的思维。
现在我的幸福感来自于公益。每次下乡我都特别想拥抱那些孩子、那些老乡,他们见到我就像见到了亲人似的。拥抱这些孩子们,我觉得特别幸福,一点都不觉得累。
2019年9月,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在新疆克州开展公益活动,探访受助学生古丽哈尤木及家人。
特殊的背景,压力和动力
孔东梅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长女李敏的女儿,她自小与外婆贺子珍一起在上海生活。童年时的孔东梅是深宅大院的女孩,因为背景特殊,她过得并不自由,就连过马路买个五分钱的冰棍,都要费尽周折。
那时的她,时常渴望父母陪在身边,自己能像普通孩子一样随意外出玩耍。这种孤独感甚至让她觉得吃别人家的饭特别香。
长大后,人生迎来许多变化,她不再需要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。上大学,出国留学,回国创业,然后与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结婚,有了三个孩子,一切似乎顺风顺水。
《
中国慈善家》:红色后代的身份会让你感到压力吗?特别是做公益之后,可能大家会对你有着更多的期待?
孔东梅:
压力这个事就看你怎么理解,年轻的时候会有,因为别人看着,你会多一层对自己的要求。但现在我认为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,也不觉得有什么压力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这样的一种身份会为你做公益带来更多资源和便利吗?
孔东梅:
我没感受到有任何便利,谁也不会因为我是红色后代就多给我捐几百万。当然家庭背景、特殊的身份,会让人更容易产生一些信任感,但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是看你做事情做得怎么样,由此对你产生信任或者不信任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外婆和母亲这两位女性,给你带来什么影响?
孔东梅:
外婆早年参加革命,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军女战士;母亲三岁跟着外婆去苏联待了不到一年,苏联卫国战争就爆发了,从一个战争再到另一个战争。那时候还有岸英、岸青舅舅,为了养活他们,外婆去做伐木工人,给苏联的战士们织毛衣毛袜。冬天气温零下二三十℃,屋里没有暖气,语言也不通,她为了一片面包跟苏联人争执,后来被送到疯人院……真的非常艰苦。我还采访过很多革命老妈妈,这些伟大的女性坚忍不拔,到今天都激励着我们。
所以,做公益要有使命感,我也是把外公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理念贯穿到今天的公益事业当中。能有机会做这样一份事业,我感到很幸运。我总说,做公益就像从象牙塔的塔尖儿,一直到田间地头这样一种纵向穿越,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不能够取代的。
孔东梅。
摄影/本刊记者 张
旭
《中国慈善家》:你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?你曾提到,传承家风最好的方式是做公益,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心得?
孔东梅:
我特别喜欢孩子,喜欢人性的那种纯真。我的孩子小的时候,我就特别喜欢和他们交流,但现在两个孩子上大学了,最小的也到了青春期,就没那么喜欢和我聊天了。
我的三个孩子都去做过志愿者。比如,武汉疫情期间,我们做了一个医护保障及子女教育基金的项目,其中一个活动是组织医护人员子女开展夏令营活动,我家老大就负责摄影,老二作为小辅导员帮着照顾小营员,小女儿当时上小学,也跟着一块参加了夏令营。儿子还曾经作为志愿者,到藏区参加公益帮扶活动。
我会有意识地把公益和教育融在一起,但并没有刻意要求他们,他们会自愿来参加。其实我发现这一代年轻人的公益意识比我们先进,因为学校的教育和整个大社会已经为他们营造了一种氛围。现在大城市的孩子生活条件非常优渥,有机会下乡接触到不同的人群,对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种力量,从不同维度了解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放飞自我,不纠结
“毛泽东的外孙女”“陈东升的夫人”,孔东梅身上一直打着这样的标签,这是外公和丈夫这两位男性给予她的光环。直到过了知天命之年,“公益领袖孔东梅”这个标签,似乎才凸显出她真正的自己,一个真实的孔东梅。
用她的话来说,就是放飞了自我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你怎么理解女权?在你看来,女性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哪里?
孔东梅:
我不认为女性一定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才能跟男性平等。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能生活在这个时代,有权利去追逐自己的梦想。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职业女性,靠自己的双手去拼,而不是依附于男性,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。有很多女性在职场取得成功,无论是付出还是收获,和男性是一样的。
无论是选择当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妇女,我觉得女性一定要有精神寄托。男性可能从工作事业中汲取比较多的力量,但是女性还需要情感的共鸣,她的情感需要有地方安放。这种情感力量,需要通过交流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产生,我觉得这是蛮重要的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在公益慈善领域,似乎女性比较多,你觉得女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何优势?
孔东梅:
我觉得在这方面女性有天然的优势,对于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共鸣、细腻、包容、关爱,还有女性对于他人的奉献精神,我觉得这些都是女性在公益行业体现出来的一些品质。
《中国慈善家》:你在开展项目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女性吗?
孔东梅:
我其实很少从自己是女性的角度去考虑事业上的问题,但确实在我们帮扶的少数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欠发达地区,因为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,会对女孩子有一些偏见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做了一些特别的安排。比如在新疆地区,一些女孩子得不到很好的教育,我们就和学校、教育局、当地合作者一起配合,去说服她们的家属。我们要一对一地针对每个个体做大量工作,会比较辛苦,但还是值得的。
我希望能够在心灵层面给她们更多启发,让她们对自己更有信心,鼓励她们好好学习,通过知识改变命运。
中国慈善家:你会有什么话想分享给渴望成功的女孩?
孔东梅:
放飞自我,不要去纠结,女性通过自己的知识、自己的力量,同样可以达到男性的工作水准和贡献。而且,有的工作其实女生做得比男生更好,公益领域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。在感性的层面,女性的细腻包容和理解力是优于男性的。
作者:万小军
图片:
受访者提供
图片编辑:张旭
值班编辑:邱宇
点击下图,一键下单
《中国慈善家》2024年第2期
2024年4月16日上市
往期 · 推荐
独家专访丘成桐:我想培养一批有血有肉的学者
残疾人证乱象调查
大手笔!中山大学获小米联合创始人捐赠1亿元现金
小慈邀你
“在看”
一下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中国慈善家杂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